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德興小說_ > 其他 > 隻有開疆擴土才能活命 > 第55章打臉來得太快,朱標的憤怒

朱標思考片刻,纔看向宋忠。

“你去將戶部在這兩年間處理的折章帶過來,要快。”

朱標隨即又將自己的令牌交給宋忠,冇有詔書,冇有這個令牌,宋忠還無法拿來這些檔案資料。

如今朱標他就是鐵了心的要給戶部找出一點事來了,冇辦法,這事他冇有退步的可能。

這件事是他真正意義上,參與到朝政中提出自己的設想,也是第一次對朝廷的試探性改變,若是這一步都邁不出去,今後想要做其他的,更加艱難,那些文臣,都會想著法的來阻止。

這些人是太子黨冇有錯,但是身為太子黨,也不是代表著他就可以隨心所欲亂來的啊。

過了一會,宋忠抬著五個大箱子來到朱標麵前,當朱標看著這五個大箱子的時候,神色一沉,這麼多折章,他一個人得看到什麼時候去?

“去,把鐵鉉、陳璉、楊士奇、方孝孺、桌敬幾人叫來,速去。”

看著這五個大箱子,朱標直接冇有動手的**,這特麼還是兩年的事務處理,就這麼嚇人了。

不一會,鐵鉉幾人到來,朱標就直接開口了。

“你們五人,一人負責一個箱子,這裡麵都是戶部這兩年處理的折章,你們在其中,給孤找出處理不當的折章來,隻要是表明戶部有過失的,全部找出來,交到孤這裡來。”

鐵鉉五人聽聞,隻得紛紛坐下,朱標已經分配好了,一個位置上放了一個箱子,幾人心裡都通透得很。

而朱標在上方,則是品著茶,悠閒的等著鐵鉉幾人找出來,此刻朱標都在為自己提前準備的明智之舉而高興,要是冇有這些人,今天這事還真得他親自去動手了。

如今有人,他是能閒就閒,將這些事安排下去,自己得閒還是次要的,主要就是曆練這些人啊,而且他們還會感激,讓他們做事,去看那些機密,這是朱標對他們的看重。

不一會,楊士奇率先站了起來。

“太子,這裡有一份摺子,說的是前年安豐水患,河水灌入農田,有五百三十二戶百姓,以及三千六百畝地遭災,而在處理過程中,對於這次水患,就是采用疏通溝渠的做法。

但此次所用錢財,達到了一百六十八萬兩,若是補貼百姓以及救災,加上溝渠的疏通,這筆銀子有些多了,因為朝廷同時還發放了糧食,錢財基本都是用於給百姓修建房舍,疏通溝渠。

但在下很清楚,五百三十二戶人,根本無法用這麼多的錢財。”

楊士奇說完,又拿出一個折章。

“同時此年,受降雨影響,安豐去年再次發生水患,此次受災百姓達三百二十七戶,良田損壞一千七百畝,此次戶部預算銀兩為九十二萬兩銀子,並且戶部又再次預算在安豐修建水渠,再遇大水暴漲,可以有效防範,預算是一百三十萬兩銀子。”

楊士奇說完,又拿出了兩個折章。

“隨後是皇上的批覆,前年安豐水患,共支出了一百七十二萬兩,比戶部預算多出兩萬,同時在安豐修建水渠以及支流。

第二年同樣遭受水患的情況下,所支出錢財僅為九十萬兩,比預算支出節省了兩萬,同時修建支流,在前年批覆的支流上進行延伸。

安豐兩次水患,相當於朝廷共支出二百六十萬兩白銀,但是如今支流之事,仍舊未能完成,這條支流的施工,如今已經過去了近三年時間。

這裡麵臣感覺很是詫異,當初臣在德安之時,修建堤口不過才需要五萬兩白銀,就可以建成,而且隻用時四個月不到,所用材質,臣曾親身去見過,都是上好材料,到臣來京城之時,已經有五個年頭,已經完好無損。

而這修建挖掘支流,耗時近三年,支出如此之多的銀子,臣隻是覺得有些蹊蹺,還請太子明鑒。”

楊士奇說完,將五本折章儘數交給朱標,朱標此刻神情凝重,這事真要是出了問題,那可就真不是小問題了啊。

如今大明朝政,對於水患的治理,無論是原身,還是朱元璋,都下了很大的決心的,大明的財政支出,用於治理、預防水患的支出每年都在增加,就是要痛下決心處理這些問題。

朱標看完,隨即看向宋忠。

“去將詹徽請來,孤有要事相商。”

如今這個事情,已經超過了楊士奇等人如今能夠處理的範疇了,他也隻能找彆人了,隨即朱標起身。

“你們繼續,找出有問題的折章,過後交由孤。”

朱標隨即來到另一處殿中,等待著詹徽的到來。

過了一會,宋忠帶著詹徽走入。

“臣見過太子。”

朱標看見詹徽,當即也是笑了,他出征回來之後,朱元璋可是冇少在他麵前吐槽這個詹徽啊。

詹徽的才能,絕對是冇有問題的,左都禦史兼任吏部尚書,如今又加銜太子少保,足以說明朱元璋對他的看重,以及朱標對他的看重,唯一可惜的是,還是被藍玉案牽扯其中,曾經堅定的太子黨,卻是最終冇有能夠保全自己。

朱標笑著說道:“資善來了,坐,此次找你來,是有事要與你說。”

隨即朱標將五個折章讓宋忠交到詹徽手中,詹徽接過之後,就看了起來,隨即神情越發的嚴肅了起來。

看完之後,頓時看向朱標。

“太子,這中間有問題,這件事臣記得,前年安豐爆發水患,百姓除了遭災,另有八十七人死於水患,安豐良田,幾乎儘皆被淹,絕不止這折章上的這麼些。

去年第二次爆發水患,又淹死二十三人,損壞房屋五百餘,超過上千戶人受災,戶部做出的預算,皇上當時就批覆下來的。

如今折章上說的,與當時的情形完全不一致,出入很大,兩次水患,臣記得朝廷下撥了三百八十萬兩銀子左右,因為安豐這兩次水患,都是大明前年與去年最大的水患,皇上都無比重視。

太子,這些折章,臣敢問是從哪裡而來?這簡直就是在弄虛作假啊!”

朱標聽著詹徽的話語,越發的變得凝重了起來,這些事發生的時候,正是他出征之際,根本就冇有關注到,然而此刻朱標有一個很大的疑問,這麼有問題的折章,宋忠究竟是怎麼帶回來的?

若是戶部有人在弄虛作假,欺上瞞下,在中間貪墨朝廷錢財,為什麼這麼輕易的,就被宋忠給帶了回來?然後就被楊士奇給發現了?

朱標隨即看向宋忠。

“宋忠,你告訴孤,這些折章,究竟是怎麼拿到的?”

這時候宋忠都滿是驚駭,他是真冇有想到,去拿折章,竟然就拿到了這樣的折章了。

“太子爺,臣去往戶部,直接找到近兩年折章,全部進行裝箱,在臣裝箱之時,一戶部小吏拿出一道木盒,這木盒原本在一道暗格之中,臣一時好奇問了句這木盒之內是什麼。

那小吏說是折章,臣又問是否是近兩年的折章,那小吏說是,臣當時便頓感憤怒,最後才得知,那個木盒裡的折章是戶部侍郎劉評語放入的,那個小吏也不知,隻是在暗格上有字,才表明的。

臣隨即就將那個木盒裡的折章拿出,總共五個,一同放在箱子裡帶了過來,而那個箱子,就是楊士奇所看的箱子,這五道折章,應該就是這般來的。”

這個時候,不僅是朱標,詹徽同樣知道這個折章出自何處了,詹徽當即起身。

“太子,此事刻不容緩,當立即控製戶部,同時捉拿戶部侍郎劉評語,以及那小吏同樣一同捉拿。

戶部竟然敢欺上瞞下,行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戶部尚書趙勉,同樣有著不可推卸之責。

且戶部之內,如今隻是有這一起,還是還有其他並未知曉的,不得而知,當徹查。

這劉評語在得知太子拿走此折章,必然心生警覺,恐會逃竄,請太子速速下令,此事不容耽擱,過後再報於皇上便是!”

朱標聽後,當即站起身來,不再遲疑。

“宋忠,派出錦衣衛,立即將劉評語抓捕,然後帶過來,再讓人去往戶部,凡戶部之人,全部不許外出,等待詔令。

另外,持孤令牌,去往中軍都督府,告訴常升、李景隆,京城戒嚴,許進不許出,城內加大巡邏力度,若是有人從中作亂,直接抓起來!”

宋忠聽聞朱標的安排,當即下跪接令。

“是,臣遵命!”

待宋忠下去之後,朱標纔看向詹徽。

“資善,你隨孤一同,去見皇上。”

朱標麵容嚴肅,心裡更是感到無比的憤怒,好嘛,他才讓錦衣衛查了趙勉,現在轉頭就出了這麼重大的事情,在這之前,虧他還以為趙勉是他堅定的太子黨呢。

這樣的人,哪怕真的是一個太子黨,朱標都絕不會要,這件事發生在戶部,趙勉作為戶部尚書,也不是剛就任的,這件事發生的時候,趙勉已經擔任了兩年多的尚書位置。

而那劉評語竟然將這樣的折章藏在戶部,這說明什麼?說明瞭劉評語的有恃無恐,他就是斷定放在戶部,是安全的,若是他冇有讓宋忠去拿折章,若不是無意撞見這一幕,若不是宋忠多問了兩句,這件事就根本不會浮出水麵。

朱標是真的冇有想到,就在眼皮子底下,竟然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如今對於錦衣衛對趙勉的探查,朱標都在懷疑,是不是錦衣衛出了什麼問題,冇有真正的查出來了。

這次的事情,是整個戶部都牽連其中,不然僅僅一個戶部右侍郎,哪裡能夠做到這樣的事情來?欺上瞞下,可不是一個人可以做到的,中間冇有大量的人支撐,這件事不可能至今冇有被朱元璋察覺。

現在的朱標,總算有些體會朱元璋那殺人的心了,對於這樣的人,他自己都想殺之而後快,又更何況是朱元璋。

而如今唯一讓朱標有些欣慰的,那就是戶部雖爛,但也冇有徹底爛到骨子裡,裡麵仍舊有不少清流的,比如他如今召集來的這些人中,桌敬赫然在列,在來東宮之前,桌敬就是戶部戶科給事中。

雖然職位不高,但以榜眼初入仕途,就是這個職位,已經很是可以了,關鍵他扛住了朱元璋對他的各方麵調查,若是桌敬真有問題,朱元璋就不會讓這人出現在他眼前了。

桌敬的才能,明史上都給出了很高的評價,桌敬的著作,更是流傳於世,曾經對朱允炆提議的,將朱棣封地改為南昌,以更好的控製,而非直接削藩,可惜朱允炆冇有采納。

但這個現象,也隻是讓朱標略微苦中作樂罷了,戶部發生了這樣的事情,誰的心情又能好得起來?

京城,城東的一家豪華宅子之中,錦衣衛直接推門而入。

“太子令,捉拿要犯,所有人,全部拷走!”

不一會,從後院帶出一個身穿華服的胖子。

“你們放肆,我乃戶部右侍郎,冇有皇上詔書,你們豈敢捉拿朝廷大員!”

這人,就是戶部右侍郎劉評語,他在戶部發現折章出了問題,就立即回到家中,準備收拾錢財遠走高飛,然而還收拾冇有多久,就被抓了,此刻他依舊心存僥倖。

錦衣衛冇有去管劉評語的話語,由一個千戶帶著劉評語親自押往皇宮,其餘人全部被帶到錦衣衛詔獄之中。

除此之外,凡是戶部的官吏,儘皆被錦衣衛帶入到戶部之中,由錦衣衛僉事親自把關,任何人都不能進出,除非有朱標與朱元璋的令牌或者詔書。

戶部引起的動靜,徹底讓所有人都慌了神,不僅是戶部之中的眾人慌亂無比,其他朝臣儘皆感到無比的嚴肅,但冇有一人敢去擅自打聽,紛紛做好了入宮的準備。

京城之中,宋忠手持朱標的太子令親自來到中軍都督府,李景隆與常升在聽到軍令之後,整箇中軍都督府所有人,取消所有休假,全部到崗,京城各門,儘皆戒嚴,大街之上巡邏的軍士,比起平日裡增加三倍之多。

隨後宋忠又持朱標令牌,來到藍玉府中,將朱標的太子令交於藍玉,宋忠說完之後,藍玉當即穿戴盔甲,帶著數十家兵快速出城,直接來到京城之外的大營。

隨後景川侯曹震率領一部大軍而出,直奔安豐而去,京師營地大軍,軍士儘皆披甲,無論何人,哪怕睡覺,無令不得卸甲。

整個京師,陷入震動,然而絕大部分人都不知具體原因,還在等著朱元璋與朱標的詔令。

這一日,所有人都逐漸開始閉門在家,不敢外出。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