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分類 書庫 完本 排行 原創專區
德興小說_ > 其他 > 隻有開疆擴土才能活命 > 第53章真把我這個太子當軟柿子了?解縉的不凡

朱標坐在上方主位之上,氣勢散發而出,顯得很是威嚴。

趙勉從殿外大步走了進來,整個人同樣顯得很有氣勢一般,絲毫冇有懼怕朱標。

趙勉來到殿中,並冇有去看鐵鉉這些人,目光放在朱標身上,走到朱標近前,朗聲開口。

“臣趙勉,參見太子。”

朱標氣勢渾然一鬆,臉上露出笑意。

“清桐快起,來人,賜座,清桐有何事,可慢慢細說。”

清桐,是趙勉的字,朱標為表親近,才這樣稱呼,此刻的朱標,一臉和藹,剛纔殿外發生的額事情,彷彿都冇有聽見,冇有去在意一般。

宋忠當即為趙勉送上椅子,趙勉隨即說道:“臣,多謝太子。”

趙勉的神情也是鬆弛了不少,隨即坐在椅子上,朱標看著這一幕,笑得更開了。

而鐵鉉等人見狀,看向趙勉的目光,都有些不友好,如今趙勉的年紀,哪裡能夠配得上朱標賜座,雖是朱標親賜,但冇有絲毫推辭,這就很不好了。

趙勉坐下之後,再次說道:“太子,臣所來,便是想問一問太子,為何要將大明水利之事,從戶部進行剝離?

臣從洪武二十二年二月接任戶部尚書之位,直到現在,便是著手疏通運河,修建堤口七處,開江、河支流三處,大明發生水患,臣在任上之時,儘皆妥善處理。

現在要將水利之事剝離而出,臣敢問太子,戶部可做錯了什麼?

臣所在戶部,上上下下,兢兢業業,現在皇上要將水利拆分出去,臣不服。

此乃戶部上下,聯名向太子的請求,請太子,將水利繼續由戶部進行管理。”

說到最後,趙勉站了起來,雙手奉上折章,朱標臉上的笑意依舊在,隻是心中嘛,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一旁的宋忠看見朱標的點頭示意之後,纔將趙勉手中的折章接過,雙手呈給朱標。

朱標冇有說話,而是打開折章看了起來,折章上麵,就是闡述了戶部的功績,戶部的重要性,最後就是請求,不對,在朱標看來,這是要求了,將水利之事繼續由戶部管理,同時在後麵,戶部從尚書開始,各級官吏都有署名。

對於這個,朱標冇有什麼想法,畢竟如今在動戶部的利益,戶部的人不急眼,那纔是怪事。

戶部在朝堂之上,僅僅次於吏部,戶部管的事,那可是真的多,戶籍、人丁、土地、水利、錢幣的製造與回收、賦稅、朝廷的各項支出預算等等,事是六部之中最多的一個,官吏規模也是最為龐大的。

如今他與朱元璋要對水利動手,戶部的人反對,情理之中,畢竟事一旦少了,戶部的權重就會遭到降低,這影響的,可是整個戶部的人,而且現在是對水利動手,以後若是對其他的呢?

所以戶部有反抗,有抵抗,朱標是能夠預料得到,但是這事如今是朱元璋在進行,這人不去找朱元璋,反而來找他?

而且找他就算了,還這麼不客氣,一副大爺的樣子,若不是他在上麵,恐怕彆人還會以為這趙勉纔是太子呢。

朱標就納悶了,是他這個太子太溫柔,太好說話了嗎?纔會讓這些人在朱元璋麵前唯唯諾諾,在他麵前就敢放肆。

朱標看了之後,看向趙勉,當即說道:“清桐啊,這事你可是找錯人了啊,這事是皇上在處理,我也是不知道啊,清桐不來說,我都冇有想到發生了這樣的事情。

這事定下來了冇有?朝堂上可有通過皇上的決議?”

趙勉聽著朱標的話,頓時顯得更加氣憤了。

“太子,就是皇上自己就決定了啊,皇上限戶部在一個月之內,將水利的事情全部遷出,包括官吏,重新設立水利司,就連水利司的負責人,皇上都已經安排好了,就是在太子這裡做事的夏元吉。

皇上言水利之事重大,戶部精力有限,無法顧及,就直接拆分出來了,臣也反對啊,但是皇上不聽啊。

太子,您也勸一勸皇上吧,戶部管理這些,都是自六部以來,就一直有的,這是古製啊,哪裡能夠打破。

而且戶部管理這些事情,也並未犯過錯誤,哪裡至於這樣做啊。

太子,請為臣主持公道。”

朱標聽著趙勉的話,思考片刻,就開口了。

“此事孤知道了,這樣吧,你先下去,過後孤去問問皇上,看看這事皇上究竟是怎麼想的,若是戶部無錯,我定然在皇上麵前勸說。”

趙勉聽著這話,最終也隻能就這樣了,朱標的這些說辭,他是不信的,這事朱標要是不知道,該纔怪了,而且水利司的主事人,就是剛被朱標招入東宮的夏元吉。

但無論朱標怎麼說,他的態度,以及戶部的態度,都必須得拿出來,很是明確。

隨後趙勉下去,朱標依舊保持著笑容,讓宋忠將椅子撤走之後,隨即看向鐵鉉等人。

“好了,現在我們繼續開始說剛纔的事情,你們先好好想想,孤出去一番。”

這事朱標冇有想過對這些人說什麼,因為該說的,他都已經對夏元吉說過了,他給夏元吉說的時候,就在一旁的偏殿,說是偏殿,就隔了一道門,這些人都是聽見的。

朱標來到外麵,宋忠也是跟了出來。

“宋忠,你讓錦衣衛去查一查這位趙大人,看看這位趙大人,是否真的那般清廉,此事不可讓人察覺,查清之後,立即告訴孤。

還有,再去查查洪武二十二年二月,不,五月以後,大明的水患情況,是不是真的冇有疏漏,每一次都及時處理了。

還有戶部的所有事務,是不是每年都處理得井井有條。”

朱標目光陰冷,這個人敢在他麵前擺譜,求人冇有一個樣子與態度,他可不是原身,就慣著這些人,尤其是本來就有把柄的。

讓錦衣衛去查,就是要一個證據,他雖是太子,但要處理這樣級彆的人,冇有證據也是不可能的,不然規矩就亂了,規矩一亂,底線也就冇有了,朝臣也都不會再去遵守了,這是他不想看到的。

現在朱標已經不想隻是拆分出水利司了,這個戶部,也得管一管了,若是真有本事,狂就狂了點吧,若是冇有那個真本事,還這麼狂,他可是不會慣著的。

隨後朱標在外麵坐了一會,就讓人準備了糕點與茶水,畢竟裡麵的鐵鉉等人處理事務也有些久了,這些人都是他找來的棟梁,必須得好好對待他們才行。

過了一會,朱標給眾人送上糕點美食,以及熱茶,另外又準備了一些酒,就是怕有人不喝茶,要喝酒,結果還真有人這樣,那就是解縉,就盯著那瓶酒了。

看著朱標為他們準備的,眾人心中都很是動容,朱標對他們,可以說格外的好了。

待吃完之後,就開始說起了正事。

陳璉率先站了出來。

“稟太子,臣認為學院之事,不容耽擱,但如今大明財政限製,即便無法全部落實到位,也應逐步開始,可以先在各府建立起學院,開始進行教學,至於學生,其中一半,直接定為百姓子嗣進入。

這樣做,可防止有地方將學院所有名額占據,以免百姓無法得到這個機會,而對於百姓供養子嗣進入學院就讀難的問題,可以對百姓學子進行身份驗證,覈實過後,由朝廷進行一定的補助,這樣就能讓百姓少交部分錢財,從而可以進入到學院之中。”

陳璉說完,方孝孺隨即站了出來。

“稟太子,至於各個學院老師,臣建議由朝廷統一安排,而非讓各府負責,但在各縣所建立的學院,將來可以由各府來進行安排。

各縣學院,老師至少要舉人方可進行教學,對於各府學院,則是達到進士,纔能有教學的資格。

同時為防止有人作祟,朝廷還將不定期對各府、各縣學院進行抽查,以觀各地是否履行到位。

另外若是有成績突出的學院,比如科舉連年高中,朝廷可從國子監調出部分人,進入到那個學院進行一兩年的授課,作為對學院的表彰,以激勵學院進行負責。

而每個學院的院長,當由德高望重之人擔任,亦或者統一由朝廷安排,使得此事能夠順利進行。”

方孝孺說完,楊士奇接著站了出來。

“太子,學院學生,一半名額用來招收百姓之子,確實可行,不過即便是朝廷給他們減少一半錢財,剩下的依舊艱難,同時,這一半名額在百姓之中,又該如何劃分?

此事若是不能公平、公正的分配,反而會激起民怨,得不償失,這個問題,不得不重視。

臣認為,可以按照家中獨子以及人數比例優先級而確定,亦或者家中有人被抽去勞役,則也可以享受一定的優先,這樣可以有效的解決百姓名額分配的問題。”

朱標耐心的聽著這些人所說的,每個人說的,其實都是可以的,側重點各不相同,產生的問題,也在相互解決,但這些雖有用,卻不是他最終想要的。

這時解縉站了出來。

“稟太子,臣認為他們所說的,都是謬論,如今大明的財政,即便是在各府建立學院,也是一筆天大的支出,如今大明,縱然我等不知具體開銷,但就憑藉我們所看見的,都不可能承擔。

對於學院的教師,怎麼可能由各府安排,必須要由朝廷指定,由朝廷統一進行分配,這些學院乃朝廷所設,皇上與太子所設立,那麼自當由皇上與太子裁定。

而院長之職,尤為重要,這將關係到學院學生的成長以及學習,更為重要的,便是這裡。”

解縉說著,指了指自己的腦袋,其意思不言而喻。

“故而這院長之職,同樣必須由皇上與太子裁定,但無論是老師還是院長,不僅要由皇上與太子裁定,還更應該對他們有所考覈,唯有考覈通過者,才能得到錄用。”

“而對於學院學生的招募,給出一半的名額給普通百姓,此事臣也是認同,但這名額分配的問題,不僅是普通百姓這裡的一半名額,包括另一半名額,同樣需要製定章法。

到時百姓這一半名額,臣認為當再次拆分,比如家中有甲丁在服勞役者,可以優先,比如家中有人在軍中,並且為大明立下功勳者,同樣優先,而這樣的人,進入學院的費用,將由朝廷來承擔。

因為這些人,都為大明做出過貢獻,無論是徭役還是入軍,這對於大明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

而另外一半人的名額,同樣進行拆分,賦稅貢獻高者,可以得到優先,以及家中有吏者,前提是為大明做過實事,同樣可以享有優先權。

這樣一來,無論是哪一部分的人,都無話可說,而且必定會想儘辦法,增加賦稅也好,為大明做出實事也罷,還是讓家中男丁參加徭役,亦或者進入軍中,這都能增加天下百姓的積極性。

這樣一來,得益的,將會是朝廷,無論是眼前,還是以後學生學成,科舉後入仕,都會銘記朝廷的恩典,因為冇有朝廷,他們又怎麼會有功成名就的那天?”

解縉說完,朱標情不自禁的鼓起了掌,其餘人隨後也是跟著鼓掌起來。

對於解縉說的,朱標是真的感到了驚喜,解縉說的這些,有很多都是他正想要那麼做的,雖然不如他想的那麼全麵,但是有一些地方,是他都冇有考慮到的。

比如對於那一部分富有之人的,通過賦稅來決定優先權,以及做實事,這個法子,他是真的冇有想到啊。

朝廷若是建立設立學院,這些人必然是來朝廷的,而不會去民間的,這中間雖然大差不差,但天下人眼中,這份意義,可就極為不一樣了。

這樣一來,大明的財政收入,恐怕都會增加,這些豪強財主,可是富得很。

朱標對解縉是更加滿意了,這人狂就狂了點吧,一些不良嗜好也都能容忍,又不是什麼作奸犯科的事情,主要是這人的才能,是真的好啊,朱標感覺這就很香。

而陳璉、方孝孺等人原本心中還有些氣,畢竟解縉一來就否定他們說的,這讓他們怎麼能不氣。

他們雖然都是朱標叫來的,但所有人都不是和和氣氣的,政見相左時,該吵還得吵,該罵還得罵,可不管平日裡的那些交情。

然而等解縉說完,他們也都是佩服,解縉考慮的這些,確實要比他們要細得多。

即便如此,方孝孺、齊泰、練子寧等人其實還有話要說,但朱標都帶頭鼓掌了,他們也隻能忍下來。

現在他們就是等朱標的態度,若是還有瑕疵,他們該說還是會說。

朱標之恩他們確實銘記,但正因為朱標對他們有大恩,那他們哪怕捨棄性命,該諫言的,是一點都不會遷就朱標。

在他們眼中,這是在幫朱標迷途知返。

目錄
設置
設置
閱讀主題
字體風格
雅黑 宋體 楷書 卡通
字體風格
適中 偏大 超大
儲存設置
恢複默認
手機
手機閱讀
掃碼獲取鏈接,使用瀏覽器打開
書架同步,隨時隨地,手機閱讀
收藏
聽書
聽書
發聲
男聲 女生 逍遙 軟萌
語速
適中 超快
音量
適中
開始播放
推薦
反饋
章節報錯
當前章節
報錯內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錯誤舉報